jacky 發表於 2017-12-26 10:42

幸好,如今香港還有「四大天王」

幸好,如今香港還有「四大天王」:張學友 劉德華 黎明 郭富城
2017-12-24 21:49:00 中國新聞網

  一個時代的印記,少不了歌影視娛樂圈和藝人的身影,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也不例外。唱出香港打工仔及小巿民心聲的許冠傑,代表的是香港上一代樂壇最重要的聲音;劉德華和張學友在歌影視領域的成就,彰顯了香港上世紀90年代從製造業走向服務業的黃金歲月和不懈努力。劉德華和張學友就像一般香港人,出身平常家庭,一步一腳印,靠專業成就贏得喝彩和肯定;兩人的成功經驗展現了港人的奮鬥精神,兩人向香港年輕人展示的榜樣非常勵志:無論是什麼環境,無論是什麼教育背景,你都能做好自己。

  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群中年香港人,某日在老同學聚會上,聊著聊著聊到了娛樂新聞。

  「於素秋死了!她在《如來神掌》扮演的裘玉華,我最喜歡看,又靚又打得。」甲說。

  乙立即補充:「除了一邪『火雲邪神』、雙飛『無定飛鐶』和『九索飛鈴』,以及『三絕掌』天地人三魔,還有曹達華的龍劍飛、林鳳的裘玉娟;我最鍾愛是高魯泉的『東島長離』,他很有趣。」

  丙感嘆:「我們小時候看的粵語片,後來變成了粵語殘片,其實那時候的國語(華語)片也不錯;最近井莉、江漢、方逸華先後病故了,真可惜!我們的集體回憶快要失去了。」

  其實,港人早在10多年前就已失去了部分集體回憶。2003年,羅文、張國榮、梅豔芳等藝人先後離世,大家至今仍在懷念他們事業如日中天時,百花齊放的香港娛樂圈黃金歲月。

  幸好,如今香港還有「四大天王」:張學友、劉德華、黎明、郭富城。

  張學友和劉德華本月中更不約而同與香港最高學府結緣——張學友在中文大學開「大講堂」,劉德華則獲樹仁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。

  劉德華:榮譽博士是一個榜樣

  本月14日,擁有「民間特首」封號的劉德華獲香港樹仁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,他在致辭時坦言,希望自己能成為榜樣,讓其他人學習,再推動香港的演藝事業和文化傳承下去。

  頒授典禮當天首先宣讀介紹劉德華過去30多年工作生涯的讚辭,為時長達10多分鐘。

  「他是正牌香港仔。今年初墮馬,其後傷癒復出時說『這是我生命中的一個拼圖,沒有它就不成立』。」

  讚辭不但道出了劉德華人生的三塊拼圖:電影、音樂和公益事業,還解釋了為何他被港人封為「民間特首」,又如何深深影響了香港人,也介紹了他獲得的獎項,他對慈善事業的貢獻等等功績。

  明日幸福今日修

  劉德華篤信佛教,佛名「慧果」,因此,在事業遇上困境和人生低谷時,絕不會低沉下去。他的「佛偈」包括「心惡則到處是地獄,心善則到處是天堂」「明日幸福今日修」等,俱充滿人生智慧。

  只有中學學歷的劉德華在頒授典禮上勸勉年輕人:「青春真好,可以驕傲,可以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不用擔心回頭已是百年身,不用理會當青春一去不回的日子應否後悔。」

  劉德華說,聽完大會介紹後,才察覺自己做了那麼多事。他坦言,這不單是一個博士頭銜,而是一個榜樣,讓他人學習無論在什麼環境、什麼教育背景,都可以做好自己。所以他真的感到很開心與激動。

  如重返校園將修讀中國文學

  劉德華坦言,獲頒博士學位時需要站在台上長達五分鐘,讓他有點尷尬。既已榮升博士,他是否計畫重返大學讀書?他回應稱,當自己再靜下來,有時間時會再次踏入校門,「只要(學校)肯收就可以。」

  劉德華指出,學識不一定只是在學校學習,也可在工作中獲得。如果真的重返校園,他將修讀中國文學,更希望可以與大家分享中國文學及歷史。

  誰來接班?

  香港「四大天王」目前雖仍擁有粉絲無數,但他們總有年老的一天。張學友和劉德華56歲了,還有四年就踏入花甲之年,如何繼續在舞台銀幕上保持魅力,應該是兩人最重要的功課。

  流行音樂反映了一個時代,上一代「歌神」許冠傑唱出了香港打工仔和小巿民的心聲,張學友和劉德華代表了上世紀90年代香港由製造業走向服務業的黃金歲月,張劉之後誰來接班,讓香港影視光輝繼續,讓港人的集體回憶繼續?

  張學友登上香港中文大學講堂


流行樂壇巨星張學友近日受邀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堂為『金曲大講堂』講座主講 。(取自香港電台網站)

  為紀念香港樂壇歷史最悠久的《十大中文金曲》頒獎禮今年踏入40週年,香港電台《十大中文金曲》製作班子精心策劃了講座節目《金曲40大講堂》,邀請多位重量級音樂人,一起回味他們的音樂歷程,同時展望香港流行樂壇的未來。

  從年輕人到中年人 粉絲跨世代

  《金曲40大講堂》第一集請到「歌神」張學友到香港中文大學與近千名師生見面,反應熱烈,門票在網上秒速搶光。張學友顯然已成為跨世代歌神,歌迷不限50多歲中年人,千禧世代年輕人也是粉絲。

  在「講堂」上,中大學生首先選出三首他們感受至深的張學友金曲,然後聽「歌神」分享感受。

  《遙遠的她》首先被選出,張學友1985年初出道的作品。「歌神」在歡呼聲中高呼:「有沒有搞錯!」他笑言,實在是太久遠了。

  第二首獲選的是《她來聽我演唱會》,1999年作品。張學友做出「無眼看」的驚呆樣子,大聲問:「(你們)出世了?」台下學生笑成一團。

  獲票最多的歌曲是「大熱門」《吻別》,1993年作品,也是當年長期高踞卡拉OK點唱榜榜首的歌曲。張學友回憶《吻別》盛況時嘗試解釋何謂激光盤,「即是把CD放大八倍,放入卡拉OK播,現在已經被淘汰了。」

  生存不容易 自認運氣好

  在講堂上,張學友經常把「搵食」(謀生)掛在口邊;他認為,文藝一點的說法,「搵食」就是生存。張學友來自基層家庭,一家五口靠當船員的父親養活,童年生活窮困,從小就被教導得自己設法解決問題。

  張學友透露,當年他參加歌唱比賽得獎後,雖和唱片公司簽了約,還是等到唱碟大紅後才敢辭工。他說:「唱歌跟其他行業一樣,要不斷學習和努力,做藝人還要加上運氣,尤其是在最初起步時。」

  張天王自認運氣好,遇到一首好歌,讓很多人產生共鳴。他告誡想入行的中大學生,人生未必努力就可以。他遇見過不少很努力的人,最後也不成功,只能轉行,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去接受現實。「先找一份不需要運氣的工作,搵到食(能生存後),再選需要運氣的事去做、才講理想。」

  張學友認為,即使運氣好、順利起步,下來仍需要努力和學習。他還說:「即使你父親是李嘉誠,只有一個方法——就是做你鍾意,做你想做的,我相信你就能成為行業內做得最好的,你自然會行(走)得前。過程是很辛苦的,甚至中間想放棄,我自己也是如此。」

 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中,張學友講述他從無名小卒到走紅,由「搵食」到發展理想。過程貫穿著他做人做事的原則,無形中解釋了他紅足30多年、在娛樂界屹立不倒的生存之道。

  亞視奇蹟復活

  2017年踏入歲末,香港演藝圈多位舉足輕重的台前幕後前輩,先後在今年與世長辭,他(她)們都是都是港人耳熟能詳的名字,創造了上世紀的香港光輝。

  幕前方面,除邵氏前女星井莉,還有秦萍、江漢、武打演員韓國材、高飛;粵語影視圈則有武打女星於素秋、無線的歐陽佩珊、首屆香港健美小姐冠軍馬清儀,以及甘草演員廖麗麗等人先後離開人世。

  幕後方面,邵逸夫遺孀方逸華、金牌經理人陳自強、「無線電視化妝大師」陳文輝等也已撒手塵寰。

  逝者已矣,但電視台卻不受生老病死規律影響,已停播逾一年半的亞洲電視(亞視),最近奇蹟復活。

  本月中,亞視宣佈以網絡電視形式「復活」經營,除邀得前無線(TVB)高層吳雨擔任行政總裁,還獲得無線老將陳志雲、何麗全、區偉林、朱慧敏及曾華倩等人倒戈,據說陳志雲將轉到幕前主持《百萬富翁》節目。

  明年1月底復活

  亞視去年2月被前主要投資者兼債權人王徵入稟申請清盤,其後王征把有關債項售予協盛協豐旗下的星鉑企業,令後者成為亞視最大債權人。星鉑一方早前向法庭提交債務重組方案,獲准明年1月底「復活」亞視,屆時觀眾可透過機頂盒收看節目。

  亞視此前早已招兵買馬,聘請約百人籌備開台,並將開拍劇集及復辦《亞洲小姐競選》等節目。另外,還啟動了「ATV亞洲電視App」,當中包括各種節目和用戶與節目互動的功能。

  學者:新瓶裝舊酒難留住觀眾

 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認為,復活的亞視節目若只是新瓶裝舊酒、重複過去成功模式以及推銷集體回憶,難以迎合現在觀眾對電視文化的要求。

  她也指出,每月支付38港元(6.54新元)收看亞視節目或許能吸引老一輩及熟悉亞視的新移民掏腰包,但如果節目平平無奇,僅依靠一兩個成功的綜藝節目,將難以長久留住觀眾。
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幸好,如今香港還有「四大天王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