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aho 發表於 2007-2-12 02:22

【在你身邊】張學友作為父親的睿智
在你身邊︱張學友
廠牌:環球唱片
評分:80


維基上說四大天王中其餘三人跟張學友是有一段距離。是的,劉德華很勤力、演了很多好戲,但我更喜歡張學友在電影中靈巧又鬼黠的神韻和節奏,但我一直都投入不了歌神以往的歌曲,不知原因,但直到看到歌神在【在你身邊】裡寫道:「我真的沒辦法隨波逐流迎合市場的去做專輯,那只是掛羊頭賣狗肉,因為如果連自己都沒辦法面對的作品,怎麼可能說服別人聽你的音樂」,或者答案近了。
為甚麼是歌神,因為他能駕馭幾乎任何類形的歌曲。但市場的接受能力顯然局限了歌神的歌喉。於是《在你身邊》裡叫我驚嘆的是由張學友自己監製的,變化多端有如浮雲若水的音樂風格。浮雲散去看見甚麼,看見《聽天由命》那調皮又睿智的歌神,大灑樂天知命的樂以載道。為甚麼初聽的時候感到怪怪的:因為這不是我們印像中的張學友,告訴我們或許以前聽見看見的張學友,並非歌神的本我。細聽幾次即時愛上,大智若愚的音樂與歌詞非常過癮,說唱部份更收點睛之效。
沒有停下,繼續唱他想唱的,層層疊進的搖滾音色,《原罪犯》叫我在意不只林夕交足功課的「文明的發展.以災難償還」,卻是歌神在主歌部份那充滿京劇感的高亢唱腔,直入充滿感染力的副歌,控訴正迫在眉睫的環保問題。
《在妳身邊》是清溪一道、《難到真的不能用愛解決嗎》則是著墨於反戰課題上,可惜美國的侵略永遠也以愛之名、《好久不見》那微帶滄桑的曲風和演繹像杯清水,在水中的一點沙粒則像浮散於腦海中的往事前塵,讓時間過去、讓回憶像沙粒一般沉底。
不見疲意,繼續多變的風格。《I Don’t Wanna Be》聽似慵懶又充滿節奏、《上不完的課》飄溢美式又熱鬧的爵士,像置身於美國某間小爵士酒吧般叫人情緒高漲又輕鬆。《煩惱歌》則像極方大同出品,連遺傳因子也彷彿來自外國一樣,那沉穩的鋼琴伴奏像是鐘聲一樣蕩來蕩去,一灑而下卻是把生活看作「把一切看成玩笑 吵吵鬧鬧像G大調」的難得糊塗。
最後叫人覺得製作認真的是已傳頌天下的《但願人長久》,不走清雅、卻走淡淡的殤意,但留意結尾的最後一段「千里共嬋娟」的「娟」字,學友特意唱高兩度,予人不完滿、未完之感。像是要寓意希望在人間,破曉終會來臨。
我在【在你身邊】裡聽到的,是一個中年男人、一個父親對大千世界的看法,又以不經太多修飾、蒼桑而真實的歌聲唱出人生的悲喜無常,和夾雜其中的睿智。

張學友他在哪裡,在你身邊,給我們示範何謂高水準流行曲。

翔翔 發表於 2007-2-12 14:31

沒錯....圖片和文字真是令人賞心悅目
會讓人很high啊
害我剛在第一頁停了好久好久啊.....對呀!
ㄚ育這個動畫真的做很好!! :arrow:
也讓翔翔我停在第一頁停了很長時間耶~ :-P
哈,有空多做幾個唄~ :evil:

維基上說四大天王中其餘三人跟張學友是有一段距離。
張學友他在哪裡,在你身邊,給我們示範何謂高水準流行曲。這2句話真是重點! :22:
抄下來,快!必考!

「其餘三人跟張學友是有一段距離」、「示範何謂高水準流行曲」.....
嘖嘖,說得真好耶~
讓翔翔我看到時忍不住拍桌叫好呀~ :35:

poca 發表於 2007-3-12 22:38

這篇文章特別討論《但願人長久》的唱法
轉貼自百度貼吧. 作者未載明姓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但願人長久》友唱過兩次,兩次唱的我都喜歡,但比較來說,更喜歡後一次。
“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”,後一次開篇即有新意,實在是想不到的驚喜。
這兩句,前次音節急促,一氣呵成,靜問中有少年特有的敏利和意氣飛揚;
是慘綠少年,日日躍馬長安道,偶爾對月舉杯時心血來潮的有此一問。
後一次氣息極是緩密綿長,沉靜從容,是在飽經世事後,對月獨酌時的低回。
兩個“天”字,一次一個味道:第一次是少年揚起的眉,視覺上很近;
第二次,是中年抬起的望月的眼,遠遠的一個特寫。
“在人間”三字,有寬袍大袖舒卷之態。
“照無眠”的“無”,一唱三歎,令人擊節。
“照無眠”的“眠”字,後一次發音很是輕靈飄忽,
似歎息,似低語,餘韻不絕,回味悠長。
而前次的“眠”則是典型的前期情歌的唱腔,友的嗓音特點很是突出,
但和他前期的很多情歌一樣,唱法上過於實、滯、重、膩,
感情控制方面有點欠缺(同樣的還有“高處不勝寒”的“寒”字)。
不少人說友的技巧太過明顯,我想,
可能跟他感情處理的太過濃豔有很大關係。
當然,這也不是絕對的,同樣的嗓音特點和感情處理方式,
在《幻想》裏的“與你分享”就特別出彩。
常常覺得,唱歌和做詩一樣,都是受限制的藝術,
不論是外在形式還是內在感情,適當的收控比一味的放任更能打動人心。
“不應有恨,何時長向別時圓”,“圓”字,長歌當哭,不堪心亂。
“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”
喜歡這首詞乃至喜歡這首歌,都是因為這兩句體現出的情緒上的自我調節,
無疑這是心理健康的體現,也是健全的人格必備的心理素質。
世界一直是這個世界,但每人的面對方式和結局都不同。
蘇軾處世的能出能入,友做人的不溫不火,
正是得益於這種良好的自我調節,也是我輩需要學習的地方。
“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。
讀這首詞不止一次,但是聽友第二次唱出來,才感覺到:
原來還有這麼暖的詞,這麼明朗又細膩的懷想,
這麼寧靜的情懷,這麼溫雅的情誼,
無論擁有哪一樣,都會讓人微笑著感激。
這種溫雅和寧靜,還是在早期的《還是覺得你最好》
《每天愛你多一些》裏聽到過。
這兩句唱法上並不華麗,也不濃豔,
只是將感情在悠長悠遠的氣息裏沉了再沉,但無疑是全章的點睛之筆:
惟有這樣淡之低之清之婉之處理,
才唱出了蘇軾原作的精髓,也最貼近蘇軾的原意。
只有經歷過一定生活,已經沉澱了自己的內心的友,心裏繼續充滿了愛的友,
一個已經從外求逐漸轉向內省的友,才能唱得出這種味道和神韻。
聽這首歌,能感受到一個從外表到內心都成熟了內斂了的友。
我們也是一樣。但誰能說清,這十多年,他和我們,是誰陪著誰一路走過?
不論是只陪我們走過一程的人,抑或是最終與我們攜手共度一生的人,
不論是我們懷想的人,還是懷想我們的人,
願所有的人都長久,願人間所有的愛也都長久。
頁: 1 2 3 4 5 6 7 [8]
查看完整版本: 新專輯《在你身邊》樂評、感想彙集